貂皮等級的基本區分
2013年10月30日
當今市場上90%的貂皮原料都是以丹麥與芬蘭產的居多,其中約有10%的貂來自美國與北美其他國家,而大部分又都是人工養殖而成,真正的天然野生貂恐怕真的絕無僅有了。貂在動物分類學上屬于哺乳綱、食肉目、鼬屬的小型珍貴毛皮動物。在野生狀態下,有美洲水貂和歐洲水貂兩種。現在世界各國人工飼養的均為美歐水貂的后代,我們所看到的貂皮服裝,99%為人工飼養,人工飼養的好處在于,貂皮極少存在傷殘,貂皮熟皮后大小平均、薄厚平均、毛皮分布均勻、色差小等。此外,公貂與母貂的毛皮之間亦存在著相當的差異。公貂毛皮大而豐厚,穿起來有分量感,母貂則較柔軟且穿時輕盈,用量較多。其中母貂貂皮身較窄和細小,毛較短,毛細密而輕盈,表毛幼長而有光澤,因皮張小用量多而制成品較名貴。至于公貂、母貂那一種較好,一般來講還是等級的區別,但是還需要按選購人喜好和設計而選擇。貂皮天然顏色約15種以上,而其中最受歡迎的有:本黑貂皮、棕啡貂皮、棕黑色貂皮、咖啡色貂皮、銀灰色貂皮、珍珠色貂皮、白色貂皮、黑十字貂皮(背毛上帶有一條十字紋)。